1.5 机器人系统架构
系统整体架构图
graph TD A[视觉感知系统] --> B[主控决策系统] B --> C[运动控制系统] B --> D[机械臂控制系统] C --> E[底盘执行机构] D --> F[抓取执行机构] G[用户交互系统] --> B H[环境感知系统] --> B B --> I[状态反馈系统] I --> G
系统模块划分与章节对应
1. 视觉感知系统(第二章)
- 功能:采集环境图像,识别网球位置
2. 主控决策系统(第六章)
- 功能:协调各子系统,制定行为策略
3. 运动控制系统(第四章)
- 功能:控制机器人底盘运动
4. 机械臂控制系统(第五章)
- 功能:控制机械臂完成抓取动作
5. 底盘执行机构(第四章)
- 功能:驱动机器人移动
6. 抓取执行机构(第五章)
- 功能:执行网球抓取动作
7. 用户交互系统(第七章)
- 功能:提供人机交互界面
8. 环境感知系统(第三章)
- 功能:感知周围环境状态
9. 状态反馈系统(第七章)
- 功能:监控系统状态并提供反馈
系统工作流程
sequenceDiagram participant 用户 participant 交互系统 participant 主控系统 participant 视觉系统 participant 运动控制 participant 机械臂控制 participant 底盘 participant 机械臂 用户->>交互系统: 启动任务 交互系统->>主控系统: 发送启动指令 主控系统->>视觉系统: 开始图像采集 视觉系统->>主控系统: 检测到网球位置 主控系统->>运动控制: 计算导航路径 运动控制->>底盘: 发送运动指令 底盘-->>运动控制: 位置反馈 运动控制-->>主控系统: 到达目标位置 主控系统->>机械臂控制: 准备抓取 机械臂控制->>机械臂: 执行抓取动作 机械臂-->>机械臂控制: 抓取完成 机械臂控制-->>主控系统: 任务完成 主控系统->>交互系统: 更新状态 交互系统->>用户: 显示任务完成
学习路径建议
- 基础理论(第二章)
- 先理解数字图像处理基础
- 掌握HSV颜色空间原理
- 学习目标识别算法
- 核心功能(第三、四、五章)
- 网球检测系统实现
- 机器人运动控制原理
- 机械臂控制技术
- 系统框架(第六章)
- Dora-RS中间件架构
- 数据流管理
- 节点通信机制
- 集成应用(第七章)
- 多模块协同工作
- 系统服务化部署
- 性能优化技巧
- 实践创新
- 尝试改进网球识别算法
- 优化运动控制参数
- 扩展机械臂功能